从审美到人生:崇高的失落与当代书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奎志[1] 张丹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 [2]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0期171-175,共5页Study & Exploration

摘  要:“崇高”作为一个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朗吉弩斯、博克到康德都对其有过深刻的论述。随着时代的更迭,“崇高”体现出了变而未变的特点。从利奥塔对当代崇高的理性分析以及波德莱尔等从创作实践中对崇高的当代形态的诠释中即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崇高”相比,当代西方所讲的“崇高”其内涵已发生了变化,由仅是与“美”对应的一个概念,扩展到文化、社会和人生,成为和生存、社会、现实、心理相关联的人生大课题。同时,“崇高”仍沿袭着传统观念中的“无形式”“恐惧”感、注重心灵等特点。当代的“崇高”观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开拓和深化,使“崇高”这一经典的美学概念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关 键 词:崇高 美学史 审美 博克 康德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