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志

作品数:52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批评审美中国古典美学文学德里达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江淮论坛》《广东社会科学》《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赛博空间与欲望生产——齐泽克文化理论的双重面向
《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张奎志 于清淼 
在“后人类”文化语境中,关于赛博空间与欲望生产的理论探讨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齐泽克即认为,赛博空间代表了虚拟化、数字化的现实;欲望生产则指向了人类内在的欲望和社会对这些欲望的操控。赛博空间作为欲望生产的场所,一方面塑造...
关键词:齐泽克 赛博空间 欲望生产 幻象理论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生与演进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张奎志 于清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流变”(20FZXB062)。
审美意识,是指人在日常活动和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指向,包括审美趣味、审美兴趣、审美追求、审美感知、审美期待、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心理等。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具有恒定性与演进变化的特征。恒定性是指可以用一个词语如“...
关键词:审美意识 中国古代美学 美学 
艺术本质核心元素探析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张奎志 刘秀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W003)——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论争了几个乃至十几个世纪的话题,也是一个曾经被“反本质主义”要放弃和搁置讨论的形而上问题。从历史上看,研究者曾从“模仿”“形式”“表现”来界定艺术的本质。可以说,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不完全是,...
关键词:艺术本质 反本质主义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 文艺审美 
从艺术到“反艺术”:阿多诺“反艺术”的本质之思
《江淮论坛》2023年第6期138-144,共7页张奎志 刘秀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16FZW003)。
“反艺术”(anti-art)作为20世纪艺术领域最具争议性的概念之一,以全新的思维颠覆了对传统艺术观念的认知,迫使艺术家、艺术理论家不得不对艺术的概念重新进行审视与反思。阿多诺对“反艺术”多有论述,但阿多诺所谓的“反艺术”(anti-a...
关键词:阿多诺 “反艺术” 艺术本质 审美特性 主体责任 
从“士风”到“市风”:魏晋与明清士人“狂放”风貌比较
《求是学刊》2023年第2期173-180,共8页张奎志 李国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流变”(20FZXB062)。
在中国文化史和美学史上,魏晋与明清的士人都有种“狂放”的风格。这两个时期士人的“狂”都是群体性的,并不属于单一的个体行为。但两个时期士人的“狂放”又各具风貌。魏晋士人的“狂”体现的是“士风”,展示的是一种士人的风采,具有...
关键词:魏晋士人 明清士人 士风 市风 狂放 
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被引量:4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24-29,M0003,共7页张奎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16FZW003)阶段性成果。
文学批评要走出自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对于作品,需要的是“走进”,即批评者要“走进”作品,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体验和感受作品;对作者,需要的是“走近”,即批评者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钻研作者的思想;对读者,...
关键词:文学批评 对话 认同批评 肖像批评 
从刘勰到叶燮:中国文论的体系性追求与诗性化品格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1期185-192,共8页张奎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XB062)。
中国古代文论通常以一种感悟式、形象化的方式表达文学理论问题,从而给人留下了缺乏或缺少体系性的印象。而刘勰和叶燮却要“立家”“成一家之言”,建构宏大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和《原诗》也都“体大而思精”。但《文心雕龙》和《...
关键词:刘勰 叶燮 体系性 诗性化 
文学:写实,还是隐喻——西方文学隐喻观念的演进与评述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22年第6期159-168,192,共11页张奎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16FZW003)。
文学如何传情达意,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的功用,使其既保持文学自身的特点,又能达到娱乐目的或教化诉求,这是文学从诞生到当代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选择怎样的表现手法对实现文学的诉求至为关键。比较中西方文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
关键词:隐喻 象征 西方文学 
当下文学:一种浪漫情怀的缺失与呼唤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0-114,共5页张奎志 
当下的文学过多地关注现实,并且又过多地关注现实中的苦难和不幸,而缺少一种诗意和浪漫。太多的作品都把目光对准了现实,更对准了现实的苦难和不幸。文学应当展开两个翅膀:一个是反映现实的、写实的;另一个是抒写理想的、浪漫的。文学...
关键词:当下文学 浪漫情怀 文学理想 
从审美到人生:崇高的失落与当代书写
《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0期171-175,共5页张奎志 张丹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朗吉弩斯、博克到康德都对其有过深刻的论述。随着时代的更迭,“崇高”体现出了变而未变的特点。从利奥塔对当代崇高的理性分析以及波德莱尔等从创作实践中对崇高的当代形态的诠释中即可以看出,与...
关键词:崇高 美学史 审美 博克 康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