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彩云[1]
机构地区:[1]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出 处:《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11期I0004-I0005,共2页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基 金: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JDSZK023)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新时代中,法律教育和法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丰富法学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教会其借助法律武器和法学思维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方面,都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法学教学的重点,借助传统的、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期,需要从法学课程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为着力点,将更多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融入到法学教学工作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构建起全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已成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法学教学改革工作中,互联网是传播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载体,更是开展法学教学的场域。因此,在突出教学改革时代性、科学性的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思维在法学教学领域的合理化应用,以助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