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敏[1] Huang Min
出 处:《孔子研究》2020年第5期88-96,共9页Confucius Studies
摘 要:梁漱溟借助佛教唯识学确立了由知识引入超知识的方法、途径,并诠释了儒家如何通过反观内心,使生命成为智慧的生命。唯识学对梁漱溟建构儒学认识论的影响有三:第一,他以唯识之识分析宇宙大生命的活动,建立了唯有识的世界观。第二,他受唯识学量论启发分析人心,强调儒家的认识论有重直觉的特点,但形而上学的方法在佛教现量中才能求真。第三,他以理性概念补直觉之不足,说明儒释道三家均主于反躬自省,回归生命哲学的证成工夫。总之,梁漱溟对儒学认识论的建构颇受唯识学启发,亦融摄了中印西诸哲智慧,突出了儒家融理性与直觉为一体的认识特色,晚年更走向修身工夫的生命实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