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勇[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215-215,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工”“拙”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一对范畴,具有对立、转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工拙”在魏晋时期被用于文学批评,经过沈约、刘勰、钟蝶等人的发展,确立了以辞藻、声律、修辞和用典等文学形式为核心的理论内涵。在文学创作上,六朝人实践了追求形式美的主张,唐人因袭此风,树立了以“工”为美的审美典范。到了宋代随着儒学复兴,理学家构建了别开生面的思辨哲学,宋人取资于理学建构自己的诗学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