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李香
机构地区:[1]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石曹小学
出 处:《师道(教研)》2020年第11期17-17,共1页
摘 要:教育先贤孔子,一代大师,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名流千古。这自然与他的伟大人格与教育教学的理念分不开的。“仁”是儒家的核心和精髓,是孔子为师的初心。“仁”即爱,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别人好。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蕴含着师者广博的师德之爱。面对每位远道而来求学的弟子,孔子总能秉持“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敬畏之心,以仁爱之心待之。圣人孔子并没要求学生个个成大器之材,但他对待来自各阶层的弟子兼收并蓄,有教无类。反观现状,部分老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颜悦色,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纪律又差的学生,可能就有嫌弃之疑了。这当然是与先贤的教育理念相悖的。作为老师,还是应该回归教育的初心。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灵魂的个体,教师的爱与尊重,他们是有感应的。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提高班级平均分和优秀率而“关心”他们的学习,效果肯定差强人意。经验告诉我,只有做到以下三点,才有资格说师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3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