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高教文摘》2020年第10期19-23,共5页
摘 要:受长期以来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之影响,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政府本位倾向明显。尤其是随着近十年“政治论”呼声的日渐彰显,高等教育工具性价值不断得以宣扬与扩张,大学课程体系“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特点尤为突出:过于强调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和接纳性,国家课程比例过高;体现课程体系总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素内容;利于学生潜能拓展、兴趣特长培植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经验课程)过少。教育绝非“制器”!当大学不遗余力、整齐划一地培养“适应性”人才时,势必容易打压学生发展的空间与后劲,而难以真正增强其适用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1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