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枢清
机构地区:[1]上海市文来中学校团委
出 处:《新课程评论》2021年第1期47-55,共9页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倡基于讨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但讨论载体的选择能否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引起学生惊讶的情绪以激发其对探寻真相的内驱力?如何基于载体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这样的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以“现象解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通过“现象罗列”“现象解读”“行动指引”三个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的冲突出发,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并以此为起点通过有效的对话讨论方法,探究冲突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 键 词:“现象解读”教学模式 儿童哲学 课堂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