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守辉[1] Zhao Shouhui
机构地区:[1]挪威卑尔根大学外语系
出 处:《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2期12-1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摘 要:高等教育的语言问题在大学出现之初即已产生,可谓由来已久。追根溯源,作为现代意义上有组织地生产并传承知识的学术机构,大学的雏形萌生于中世纪欧洲,其时民族国家尚未发育成熟,但教学用语问题已经显现。到中世纪中晚期,虽然拉丁语成为毫无争议的书面通用语与学术语言,并一直持续到宗教改革后民族国家广泛兴起,但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教学媒介语与师生互动用语并非不是一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虽是脱胎于教会的学术共同体,但大学在产生之初就因为对独立与自由的偏执追求,而频繁地与地方僧俗当局产生冲突(当然也有经济原因),加之当时民族国家尚未形成,使得大学在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国际性。
关 键 词:教学用语 教学媒介语 高等教育 学术共同体 学术机构 学术语言 通用语 中世纪欧洲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H002[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