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似”与“不似”在绘画教学中的误读  被引量:1

Research on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ike” and “Unlike” in Painting Teach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力 Song Li(不详)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美术》2021年第2期134-135,共2页Art Magazine

摘  要:中国画造型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鱼纹盆到西汉马王堆的帛画;由展子虔的《游春图》到八大山人笔下的飞鸟游鱼,造型的方式既呈现出多元的内容,又在不同的领域不断积累演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创作心得,意在强调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为后世画学典范。以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为造型起点的"师造化"也是中国画技法系统中最朴实的造型观的体现。

关 键 词:八大山人 展子虔 师造化 绘画创作 中国画技法 张璪 《游春图》 造型观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