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昌叶
机构地区:[1]江苏省苏州学府中学,21500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2期16-17,共2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资助课题“图文结合,时空联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立项编号:B-a/2016/0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问题之提出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历史之有年代,犹地理之有经纬线也。必有经纬线,然后知其地在何处;必有年月日,然后知其事在何时。举一事而不知其时,即全不能知其事之关系矣。"[1]可见,时间是历史思维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学生对于历史时间的学习往往一知半解,死记硬背。笔者所在课题组曾就教科书所言牧野之战发生年代为公元前1046年这一知识点,向九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如下表所示)。结果显示,17.94%的学生误以为"1046"这个数字是真理,不容置疑;19.86%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我国商周时期已经采用了公元纪年。近40%的错误率,这个结果不尽如人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