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峻峰[1]
机构地区:[1]吉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3期243-247,共5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论语》的"人能弘道"且"一以贯之"是针对君子与小人在"成人"之道、"成仁"之道的逻辑与历史界定中形成的。孔子的"人道"和"仁道"观不但可见可闻,亦可及可行。"人能弘道"的主体差异决定了其过程的可逆,而"礼""乐"是整合差异性过程中达成"弘道"的可靠途径。从时空跨越的维度比较,"人能弘道"的可行性在于客观"礼崩乐坏"与主观"心诚求之"的合二为一,从而达成知其可而尽为之的"一贯之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