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峰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立德树人高校逻辑进路文化育人高校辅导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10,共5页张峻峰 
吉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研究项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育人能力研究”(JJKH20211022SZ);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公安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PX-321210)。
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使命主要是做好学生工作,即日常管理、学习养成和心灵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之一的辅导员队伍,也应该按照思政课教师的“标准”持续加强辅导员自身素养建设、德行建设和能力建设,坚...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立德树人 自身建设 
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逻辑进路被引量:15
《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5期64-66,共3页张峻峰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构建公安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LW5311620190720141203)的研究成果。
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夯实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在尊重文化的根本属性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构建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从教师、学生、教学方...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立德树人 文化育人 
慕课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被引量:1
《警学研究》2021年第3期121-128,共8页张峻峰 
202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慕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在疫情时代再次助推公安院校思政课改革。慕课对传统课堂的内容、形式和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公安院校应充分发挥慕课...
关键词:慕课 公安院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论语》“人能弘道”思想刍议
《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3期243-247,共5页张峻峰 
《论语》的"人能弘道"且"一以贯之"是针对君子与小人在"成人"之道、"成仁"之道的逻辑与历史界定中形成的。孔子的"人道"和"仁道"观不但可见可闻,亦可及可行。"人能弘道"的主体差异决定了其过程的可逆,而"礼""乐"是整合差异性过程中达成...
关键词:《论语》 儒家 成人之道 成仁之道 一以贯之 
试论《诗经》乡愁诗的文化意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8-50,72,共4页张峻峰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承袭了中国的文化基因。《诗经》305篇中有数十首乡愁诗,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其内容看来,既有役者戍卒思乡感怀,也有女子出嫁思念故土;既有大夫官员故国之思,也有流浪异乡者所唱...
关键词:《诗经》 乡愁 文化 意蕴 
试论陈染小说中的缺失意境——以《私人生活》《无处告别》为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第11期1-3,共3页张峻峰 
缺失意境在陈染的小说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本文试图以陈染小说《私人生活》和《无处告别》为解读对象,通过具缺失感的意象显现、情节构筑和心理状态,展示她所选择的缺失历程及这种选择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意象 缺失感 情节构筑 心理状态 
鲁迅与青野季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75-276,共2页张峻峰 陈朝辉 
青野季吉是日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极其活跃的日本左翼文艺理论家,以对"目的意识论"和普罗文学新形式等问题的提倡得到了当时中国左翼文学界的呼应,也得到了鲁迅的关注。不过鲁迅所关注的并非是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而是其关于普罗...
关键词:鲁迅 目的意识论 普罗文学 青野季吉 
炽热的讴歌与反思——张承志的母性情结浅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110-112,共3页张峻峰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当之无愧的马背上的歌手。纵观张承志早期的几部作品,我们都会感到一种对于母亲们的歌颂,对于母性的依恋,对于母性气质的艺术认同,对于温情的渴望和母亲般宽厚、广博的大自然的钟情,一种对于上述的深深的祟拜并...
关键词:母性形象 草原 女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