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剑澜
机构地区:[1]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
出 处:《江苏教育》2021年第28期1-1,共1页
摘 要:“课程”(curriculum)的概念源于拉丁语“curere”,意思是“赛跑的跑道”或“要遵循的路线”。从词源来看,课程被视为“一个学习安排”或“一个学习的计划”,或“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计划和指导所有学生进行的学习”。其结构通常概括为目的或目标、内容或主题、方法或过程以及评估或测试四个维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发生了“范式转换”,开始反思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开发范式的局限。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W.Doll)致力于超越学习材料,走向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
关 键 词:隐形课程 泰勒原理 多尔 回归性 学习材料 后现代课程论 严密性 课程开发范式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