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路径探析——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引发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晓芳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21000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10期52-53,共2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史料实证的高中历史阅读策略研究”(立项号:L/2020/065)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这里的"史料实证"包含两层意思,既是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辨别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理性、求真的态度。近日拜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先生认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因此该书用了大半篇幅讨论了史料、史料鉴别及方法。令人惊叹的是百年前梁先生对待史料的方法和态度竟与今天我们提出的史料实证素养如此相似。

关 键 词:史料实证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先生 组织细胞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史料鉴别 路径探析 态度和方法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