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长海[1] HU Chang-hai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成都610066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09-114,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17ZDA010)。
摘 要:针对南宋时期,由于宋金对峙而产生的突出的民族矛盾,朱熹阐发《春秋》等经典中的“华夷之辨”观念,强调“尊王攘夷”的义理追求,反对以秦桧等人为代表所提出的和议政策。朱熹指出,中国之强在德,夷狄之强在力,宋廷应该强化德政以对抗金之强力;要通过实行仁政、通过内部治理实现国家强大,再根据时机恢复中原。朱熹还主张以是否施行德政及儒家礼仪来判定夷夏,强调从文明教化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差异。针对南宋境内的少数民族,朱熹强调军事弹压,但也主张剿抚并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同时,朱熹认为应减轻税负,并以儒家理念教化湖湘等地少数民族。朱熹的民族思想既体现出其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主张坚决抵抗的民族气节,也反映出其以文化判别华夷的文化民族观,以及其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问题中的务实策略与仁政理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