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向永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6期1-1,共1页
摘 要:教育价值一直是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根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教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能给学生现在及未来带来什么"。教育价值厘定不清或者摇摆不定都会动摇学科存在的根基。纵观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的文化论,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的工具论,再到"培养信息社会合格公民"的信息素养论,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的每一次转向都带来了课程内容变革。那么,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当下,我们要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呢?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观点代表了当下很多教师的心声,他说:"什么实用就教什么"。其实这也是"培养信息社会合格公民"的一种价值取向表现,更多地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在当下信息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但此种价值取向导致教学更多地偏向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训练,而能够支撑学生长远发展的内容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信息技术操作难度的逐渐降低和操作技能情境化需求,呼唤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的声音就开始高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