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之解析  被引量:3

On Heidegger s Interpretation of Kant s Existential The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晓芒[1] Deng Xiaomang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4

出  处:《现代哲学》2021年第3期73-84,共12页Modern Philosophy

摘  要: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存在(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作了极其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试图从康德的这一论题中引出他自己的有关存在本身的追问。但他犯了三个根本性的错误,第一,康德的“存在(是)本身”只是逻辑系词,从中不可能引出存在者之所以存在,而他的存在者之所以存在又只是主体性的“我思”,也不符合海德格尔的要求;第二,康德的三个模态范畴虽然形式上着眼于系词“是”,但本身仍然是一些“实在的谓词”,除了描述经验性的存在者之外别无用处,无法指示海德格尔的“作为存在的存在”;第三,康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是批评莱布尼茨和洛克的独断论的,而不是要通过对模态范畴的反思而建立起海德格尔式的存在学说,海德格尔的解读完全脱离了康德的文本。海德格尔想通过引申和发挥康德的存在论题而推出自己的存在论,这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关 键 词:康德 存在论题 系词“是” 存在者 模态范畴 

分 类 号:B516.54[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