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制定中的“苏州记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卜泳生[1] 

机构地区:[1]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出  处:《苏州党校》2021年第2期30-32,37,共4页Party School of C.P.C Suzhou Committee

摘  要:“苏州记忆”在唐宋诗词语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学意义上的“江南”一词。正如,金白梧曾在《名作欣赏》杂志上撰文说的那样:“苏州,它美好却不张扬,温润于心又令人难忘,成为人们心目中仿佛天堂一般的地方,这是千百年来唐宋诗词语境中留给人们最美好、最深刻的苏州记忆,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常常被以文学的手段形诸笔端:唯美,追求生命、艺术和自然,它不仅是江南的一个地点,也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诗歌和艺术的蓬莱胜景。”然而,笔者在领略这些描写苏州的诗词中构建传统的人文记忆的同时,意在梳理和论述我国宪法制定中的国家法治层面、法律价值的“江南”,而不仅是文学意义的“苏州记忆”。

关 键 词:《名作欣赏》 唐宋诗词 文学意义 国家法治 人文记忆 宪法 苏州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