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

作品数:212被引量:44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夏立安姜涛公丕祥封丽霞刘治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息时代国家法治形象塑造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地市报人》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张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传播权视角下全球互联网治理的理论范式与秩序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9YJA860002)。
信息时代国家法治形象一跃成为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重中之重。本文遵循什么是国家法治形象、谁来塑造国家法治形象以及如何塑造国家法治形象的论证逻辑。认为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善用媒体的传播能力与信息优势,巧借媒体的受众...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家法治形象 媒介融合 
思维方式传统与当代中国法治模式的路径选择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7-19,共3页李拥军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孕育了不同的法律生长模式,进而形成了各自的通过法律的社会治理传统。思维方式传统对于一个国家法治模式的选择和法治道路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对当下中国法...
关键词:法治道路 民族思维方式 中国法治模式 生长模式 国家法治 治理传统 路径选择 应然走向 
聚焦 备案审查
《法治与社会》2024年第3期4-10,共7页
备案审查植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厚土壤,是立法活动的最后一环,是纠正立法错误的最终屏障,一头连着捍卫国家法治的宏大使命,一头系着守护民众权益的细节关怀。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关键词:备案审查 制度载体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法治 民众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 
乡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界分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1-211,共1页夏立安 史盛洁 
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居于基础地位,是德治的前提,而要实现“自治与法治相结合”。
关键词:乡村自治 乡村振兴战略 德治 国家法治 界分 乡村基层治理 党中央 
乡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界分——基于“辅助性原则”的视角
《政治学文摘》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夏立安 史盛洁 
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居于基础地位,是德治的前提,而要实现“自治与法治相结合”,须弄清二者的界分,否则二者相结合就无从谈起。文章在理论上借...
关键词:乡村自治 辅助性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 宪治 国家法治 界分 德治 独立性 
新时代的中国区域法治发展
《人民法治》2023年第16期6-11,共6页公丕祥 
我们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超大型东方大国,东中西部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必然影响或制约着各个区域法治发展的进展状况与实际效果,必须在坚持国家法治统一性的前提下认真对待、精心谋划、扎实推进...
关键词:区域法治发展 法治现代化 进展状况 普遍性与特殊性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东方大国 国家法治 唯物辩证法 
乡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界分——基于“辅助性原则”的视角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23年第7期74-84,共11页夏立安 史盛洁 
202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项目批准号:21WZQH05Z)的阶段性成果。
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居于基础地位,是德治的前提,而要实现“自治与法治相结合”,须弄清二者的界分,否则二者相结合就无从谈起。本文在理论上...
关键词:乡村振兴 自治 法治 辅助性原则 
乡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界分——基于“辅助性原则”的视角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49-58,158,共11页夏立安 史盛洁 
202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项目批准号:21WZQH05Z)的阶段性成果。
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居于基础地位,是德治的前提,而要实现“自治与法治相结合”,须弄清二者的界分,否则二者相结合就无从谈起。本文在理论上...
关键词:乡村振兴 自治 法治 辅助性原则 
人生隽语
《民主》2023年第4期64-64,共1页
沈开举:作为一名法律人、一名政协委员,我为国家法治的发展进步感到由衷喜悦,更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这一历史进程,履行助力中国法治发展的崇高使命感到自豪。杨建德:尽好职,发好声,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
关键词:政协委员 法治发展 国家法治 历史进程 法律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人民周刊》2023年第2期34-37,共4页沈春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宪法作出重要论述,对做好宪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轨道 治国理政 根本法 国家法治 宪法 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