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分

作品数:717被引量:4550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利明曹坚夏立安陈兴良刘松山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论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界分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杨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个人信息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研究”(24YJA820026)。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界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界分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各自独立成权下的界分,二是两者交叉重叠下的界分。前者的问题在于预设两者之相互对立状态,忽略了隐私权的积极面向;后者的问题在于误将隐私与个人信息定位...
关键词: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益 人格尊严 隐私利益 个人信息处理 
“帮信罪”与“掩隐罪”的刑法教义学界分
《合肥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王胜华 江陈严 
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涌现,当前司法实践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认定存在“主观随意、界分不明、相互混同”的异化现象。为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精准打击,体现罪责刑相适应,有必要从实质要素、评价要素与定罪量刑...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支付结算 主观明知 想象竞合 
刑民交叉视角下商事诈骗犯罪的刑民界分
《清华法学》2025年第1期63-79,共17页刘艳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的阶段性成果。
在商事诈骗网络化和共犯化的发展态势下,如何有效区分商事诈骗犯罪与民商事欺诈成为商事诈骗案件的关键问题。基于刑民交叉的视角,非法占有目的、欺骗行为和财产损失是界分商事诈骗案件的三大方面。其中,非法占有目的既是不成文的构成...
关键词:商事诈骗 刑民交叉 非法占有目的 欺骗行为 财产损失 
生态破坏行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界分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4-20,共7页范庆荣 孙沁馨 
2023年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3B00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一章增列生态破坏为环境侵权行为,并打破了传统环境侵权责任调整范围,将生态损害责任这一具有公法属性的侵权类型纳入调整范畴。由此,生态破坏侵权制度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属性,使得由...
关键词:生态破坏侵权 生态环境损害 归责原则 类型化界分 
医疗损害后果中死亡与丧失生存机会之界分
《卫生法学》2024年第6期32-37,66,共7页孙永祥 王丽娟 戴晗 
丧失生存机会与死亡一同被列为医疗损害后果。丧失生存机会舶来自机会丧失理论,其在请求权基础、因果关系论证以及法律责任方面皆与死亡这类传统侵权理论有所不同。当患者罹患既定疾病且最终死亡时,该患者发病死亡之过程是否为既定疾病...
关键词:死亡 丧失生存机会 医疗损害后果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界分
《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6期201-204,共4页王志远 
法答网问题: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区别?一、传销犯罪与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易混点黑社会组织犯罪作为有组织犯罪的最高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为确保“打准打实”,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满足...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 领导传销活动罪 传销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界分 最高形态 
蒙古界分内外与清朝天下秩序的退而未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3-143,共11页张临希 
与17世纪西欧国家划界同步,清朝自顺治五年开始陆续在漠南、漠北之间划定旗界,使内外蒙旗以瀚海为间隔,但就隔离思维、标界方法和管理模式而言,这仍是王朝传统的“边”,而非近代产物的界。对应康、雍、乾地图,外无国界,内无内外蒙古界,...
关键词:天下秩序 主权国家 边疆治理 外蒙古 地图学史 
试论电诈犯罪关联罪名的竞合与界分
《楚天法治》2024年第24期0058-0060,共3页李训伟 李丽 徐建刚 王香聚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校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争议问题研究———以山西省2020年至2023年已生效的533份一审判决书为样本,项目编号:SK202304;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检察院2024年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项目,项目名称: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XJC2024B03。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诈犯罪的恣意蔓延给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当前,电诈犯罪已形成一条上下游相互配合的不法产业链,其犯罪的隐蔽性、危害性不容忽视。鉴于电诈犯罪的长链条化、多层级性...
关键词:电诈犯罪 帮信罪 掩隐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路径——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界分和适用
《法学(汉斯)》2024年第12期7467-7475,共9页段清源 
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本文旨在探讨在数据时代背景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界分及其在法律适用上的挑战。个人信息作为两者重叠的领域,其保护客体的...
关键词:个人信息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法律路径 
以不法状态衡量界分互殴与防卫——基于940份刑事判决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7-107,共11页陈志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基础理论体系项目“中国传统犯罪论体系的逻辑展开”(2022JKF02053)。
互殴与防卫的界分,在司法实践中常以互殴否定行为的防卫性质,限缩了正当防卫成立的范围。互殴是一连串相互攻击行为样态的事实描述,不具有排除防卫性质的规范功能。二者的界分应对双方的利益状况进行衡量,当一方的法益需保护性降低,出...
关键词:正当防卫 互殴 法益需保护性 不法状态的衡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