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往或对话可能吗?——论东西方文化的和合创生  被引量:4

I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Dialogue Possible:On the Harmony and Cre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子林[1] Wu Zil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人文杂志》2021年第8期60-69,共10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文化交往或对话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有效性。只有形构一种理想的“对话语言”,即贯通“理性认知”与“审美认知”的言说语言,东西方才能展开真正的文化交往或对话。西方的“指涉性”语言重视“存有”,汉语的“过程性”语言重视“生成”,在中国哲学文献的翻译中,“语言串”与“多重定义法”的运用是对中国古代思想的过程性阐释,它们较好地克服了目标语言(外语)与被翻译语言(汉语)之间的错位。在诗与哲学之争的“尼采式”转折之后,西方现代哲学语言与具有诗性特征的汉语形成了某种精神的联系,预示着东西方的“综合”正处于稳步而顺利的实现过程当中,并以多样化的形态走向“文化交往”的“和谐”状态。

关 键 词:文化交往 对话语言 理性认知 审美认知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G0[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