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彩红
机构地区:[1]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河南洛阳471200
出 处:《临床研究》2021年第9期137-139,共3页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分析2020年汝阳县某食品加工企业职工食源性致病菌带菌情况检测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汝阳县哨点医院提供的800名某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对其中由食品引起或怀疑由食品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且同时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任意一项症状的67例病例资料,分析其病例信息、主要症状和体征、饮食暴露史、粪便或肛拭子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符合选取要求的6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3例(64.18%),女性24例(35.82%)。患者年龄范围为18~60岁,其中41~55岁的病例数量最多[33(49.25%)]。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其次为全身症状与特征。其中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58(80.57%)]、腹痛[54(80.60%)]、恶心[30(44.78%)]、呕吐[26(38.81%)]为主,全身症状与体征以发热[28(41.79%)]、乏力[12(17.91%)]、脱水[9(13.43%)]为主。统计饮食暴露史发现,暴露食品种类最多的为水果及其制品[41(61.19%)],其次是肉类及其制品[33(49.28%)]。发病高峰期为7~8月份,其中8月份病例数最多[28(41.79%)],其次是7月份[16(23.88%)]。共发现五种致病菌,分别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季节相关,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水果及其制品、肉类及其制品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
关 键 词:食源性致病菌 时间分布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 类 号:R155.3[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4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