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通假字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晶 

机构地区:[1]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723000

出  处:《华夏文化》2021年第2期24-26,共3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通假字是古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难点,近年来学者们对通假字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本有其字的假借就是通假,一部分学者认为通假字与其本字的意义毫无联系,这些认识都不利于对古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开展。因此明确通假字的定义,掌握通假字的性质特点是尤为重要的。一、通假的定义学术界对通假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认为"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笼统认为"本有其字"的假借是通假,不明确假借字的范围。

关 键 词:古代汉语教学 假借字 本有其字 通假字 古汉语教学 本字 笼统 定义 

分 类 号:H1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