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以武汉江滩“大禹神话园”为例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殷子 张炼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430079 [2]武汉理工大学,430064 [3]湖北美术学院

出  处:《美术研究》2021年第4期123-126,共4页Art Research

摘  要:公共艺术是城市阶段性发展的标志,是一种当代文化的社会形态。场所又与我们日常的城市生活、居住空间,记忆中的人、物、事之间密切关联。换言之,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体现,亦是公众意识的表露,更是时间与空间的缔造。因此,本文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出发,以武汉"大禹神话园"为例,探讨公共艺术创作的路径。在此过程中,厘清艺术与场所,与公众的关系,旨在诠释如何用公共艺术讲好场所故事并彰显场所精神。

关 键 词:公共艺术 场所精神 大禹神话园 情感认同 

分 类 号:J0[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