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性论三种形态与儒学的当代开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承贵[1] 章林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23 [2]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246013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3,F0002,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性论义理结构与形态研究”(15AZD031)。

摘  要:正统儒家有着强烈的“道德中心主义”特质,其将道德视为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以及人之为人的根本。而正统儒家道德哲学的构建又多以人性论为基础,形成了关于性之善恶、先天后天、理气、性情、未发已发等层面的思考和论述。在这种情境下,人们会自然地将人性论同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理论等同起来,完全在道德哲学的视域内去研究儒家的人性论思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和道德之间看似天然的联姻是未经反思的,因而也是值得怀疑的。道德是否为人之为人的根本,以及道德实践在何种程度上造就人自身,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如果超出单纯的道德视域,便会发现正统儒家所构造出来的儒家道统其实只不过是儒家思想中的一脉,除此之外,尚有其他几系,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坚守和发扬了儒家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诉求,但又同正统儒家表现出不一样的思想面貌。

关 键 词:道德中心主义 人性论思想 儒家思想 道德理论 未发已发 人之为人 儒家道统 道德行为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