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斯炎伟[1] Si Yanwei
出 处:《文艺研究》2021年第10期81-93,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成就和价值无可否认,但其"潮流化"的整体特征,却也历史性地留下了一些问题。用某种特定的文学思潮收编个人化创作,使文本可能存在的别样意蕴发生了面向潮流的更替;致力于某类文学的开发与阐释,对"祛潮流"的写作关注不多或准备不足,导致后者意义的悬置并出现历史化的危机;既注重创作现象和文本自身的分析,也关切社会的发展变化,凸显了批评的文学性与当下性,但批评的历史意识与科学性等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这种批评的"潮流化"是和当时的历史情境契合的,它深远地影响了80年代文学史的书写以及后人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