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

作品数:111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光炜张清华贺桂梅王尧杨庆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漫长的“小说学徒期”——论刘震云早期小说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99-107,共9页徐刚 
从发表于1979年的《瓜地一夜》到1987年的成名作《塔铺》,刘震云的文学创作有一个被长久忽略的漫长的“小说学徒期”。他的早期小说主要描绘流行的农村改革新貌,既显现出对改革意识形态的热情宣扬,又包含不同层面的独特思考。此后,随着...
关键词:刘震云 农村题材 80年代文学 
《杜晚香》与晚年丁玲的时代意识
《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116-123,共8页王碧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17ZDA2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丁玲在1982年两次声称今后的写作方向是《杜晚香》而非《“牛棚”小品》。现有研究未曾发现,这个想法并非在两篇作品刚诞生时形成。事实上,上述决定关乎丁玲所理解的时代需要。丁玲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着特殊的历史体认方式,并形成了...
关键词:晚年丁玲 《杜晚香》 80年代文学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建构——以朦胧诗论争为中心的考察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9-78,共10页张佳瑞 
文学批评是文学制度发挥效用的重要环节。20世纪80年代环绕在朦胧诗周围的文学批评颇具典型,论争过程中的思想深度、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把朦胧诗论争作为切口,着重探讨在朦胧诗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崛起派”等肯定的声音保留了哪些、...
关键词:朦胧诗 崛起派 80年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史 
双榆树沙龙:20世纪80年代文学之一角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3年第6期21-27,共7页郑世琳 
曾听很多资深学者说,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出现过许多的文学和文化沙龙。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在经验中不仅感到传奇,也可以说是“过去的故事”了。出于对80年代文学的好奇,2022年初,我走访了当年北京双榆树一个沙龙的主持人苏炜老师。一、...
关键词:80年代文学 文化沙龙 我们这代人 苏炜 高楼上 出国热 资深学者 20世纪80年代 
出版体制重建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出版生态被引量:2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2年第2期94-105,共12页周根红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21CZWJ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机制转型与新时期文学的市场化生产研究”(15CZW052)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时期发行体制、地方出版社体制、图书定价机制等制度的重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出版呈现出多元繁荣的现象:古旧武侠、公案小说和新武侠小说出版率先打开市场,在主流意识形态、政府管理之间采取各种手段,将“古籍整理”、“学术研...
关键词:出版体制 文学出版生态 80年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潮流化”问题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1年第10期81-93,共13页斯炎伟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成就和价值无可否认,但其"潮流化"的整体特征,却也历史性地留下了一些问题。用某种特定的文学思潮收编个人化创作,使文本可能存在的别样意蕴发生了面向潮流的更替;致力于某类文学的开发与阐释,对"祛潮流...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 创作现象 潮流化 历史情境 当下性 文本自身 
自“油印”走出——翟永明组诗《女人》发表考叙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84-93,共10页贺嘉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诗潮’散佚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AZW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女人》组诗的出现意味着翟永明早期写作第一次变调的完成。从1983年开始写作这组诗到1985年油印同名诗集,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女人"形象"夤夜而来",影响的涟漪自此荡开。关于《女人》的研究,文本分析与历史价值判断已甚为丰富。本文意...
关键词:油印 翟永明 《女人》组诗 诗歌版本 80年代文学 
文学期刊会议与文学评论发展——对80年代文学一个侧面的考察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5期92-99,共8页尹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18ZDA266)阶段性成果。
文学期刊会议是中国当代文学期刊领会政治精神、商讨应对措施、团结统一认识的主要途径。这里所指的"文学期刊会议",主要是由文学期刊主办,或者以文学期刊为协办单位及参与主体的文学会议。刊物与刊物之间的联席会议,可以共同商议写作...
关键词:文学评论 文学期刊 写作题材 文学批评 相对自由 思维碰撞 80年代文学 参与主体 
批评家贺绍俊:披着80年代的霞光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4期42-43,共2页孟繁华 
贺绍俊是从80年代走过来的文学批评家。关于80年代,有过各种不同的讲述,但是,大概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80年代文学氛围的怀念或向往。贺绍俊也说,自己真正从事"文学批评实践是在1980年代,更具体点说,是我1983年大学毕业来到文艺报社...
关键词:文学批评家 文学批评实践 贺绍俊 文学理论 80年代文学 
日常生活书写的意义--铁凝小说新论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3期5-12,F0002,共9页郭冰茹 潘旭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革命叙事’研究”(18AZW023)阶段性成果。
1974年,铁凝以短篇小说《会飞的镰刀》走上文坛。在此后几年里,铁凝在风生水起的80年代文学中脱颖而出,1982年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和1983年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成为近40年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两篇小说在后来也成为铁凝研究...
关键词:《哦 香雪》 铁凝 80年代文学 日常生活书写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