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伟华 张丹丹 陈荣平 

机构地区:[1]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18 [2]福建商学院,福建福州350016 [3]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南平354306

出  处:《现代盐化工》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Modern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

摘  要:采用福建水仙茶树1芽2叶标准春梢鲜叶原料,按照传统加工工艺,分别制作白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用液质联用仪定性、定量分析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加工福建水仙的白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儿茶素组分及生物碱类型丰富、含量较高,充分体现出该品种的多茶类适制优势。采用PCA主成分、Fisher的线性函数逐步判别分析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实现对不同茶类的茶叶真实属性的识别。

关 键 词:福建水仙茶 茶类 儿茶素组分 生物碱 

分 类 号:TS272[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