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支道林与方以智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诠释  被引量:1

On Zhi Daolin and Fang Yizhi’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of"Carefree-ness"in Zhuangz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卿 Wu Qing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215100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Mt Wutai Researches

摘  要:支道林逍遥义用"至足"代替"自足",用"至人之心"阐发"适性逍遥",是以"即色义"解读庄子《逍遥游》的成果。方以智取消了"有""无"的对峙,将"即体即用"的思维方式贯彻其中,诠释了不执着于"有待"与"无待"的逍遥义。两者逍遥义的差异,体现了佛教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从般若系"真空观"到如来藏系"妙有观"的转变。

关 键 词:《药地炮庄》 逍遥义 般若学 即体即用 

分 类 号:B248.93[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