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栋
机构地区:[1]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基础教育部
出 处:《四川戏剧》2021年第11期122-124,共3页Sichuan Drama
摘 要:无调性音乐作品在音高材料的组织和整体结构的布局上通常都有着十分精彩的构思和有别于传统音乐作品的新音色与音响效果,作曲家在创作无调性音乐作品时,核心音高动机材料有时是依靠一些"集合"来进行延展的。作为视唱练耳学科深一层的训练内容,对运用无调性音乐作品进行听觉分析方法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方式方法可以作为视唱练耳学科进行更为复杂的现代音乐作品训练的启示和参考。本文尝试以约瑟夫·N·斯特劳斯《后调性理论导读》中的观点进行论述,主要从音高角度入手探索无调性音乐作品的听觉分析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