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还是契约关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再审视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宏聚[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2年第1期25-26,共2页Henan Education

基  金:河南省2021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理想校本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1-JSJYZD-005。

摘  要:发端于德国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这一合作研究在我国兴起,形式主要以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为主,如影响比较大的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开展的主体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这一合作模式在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实践者的关系将直接决定合作的成效。

关 键 词:基础教育研究 师范院校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 19世纪下半叶 高等教育 契约关系 同伴关系 叶澜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