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
出 处:《语文建设》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摘 要:语文课程知识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致形成了文法、文体、修辞、辩论术四大板块的框架结构,同时每个板块也完成了具体的基本知识的开发。这些基本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从相关母体学科中筛选,主要是文法和修辞知识;二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进行的自主开发,主要是文体和辩论术。这一时期的教科书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知识短文”一词,但类似性质的课程知识,已经成为国文国语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语文课程知识不仅从形式上正式进入语文教科书,成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过教科书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课程知识建构以写作知识为主要取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