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生态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建东 穆艳杰[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17-18,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一、劳动是建构生态审美关系的现实中介马克思对于劳动本质的理解主要是从本体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交往关系来切入的,劳动实现了“自然的人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美感意识和艺术起源的实践前提。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实践主体与外界发生关系形成了最初的美感体验。马克思高度强调劳动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著名论断。

关 键 词:自然的人化 美感意识 艺术起源 美感体验 生态审美 实践主体 交往关系 交互过程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