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松波
机构地区:[1]内蒙古林西县民族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54-55,共2页
摘 要:《窃读记》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人教版、沪教版等中学语文教材中,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也收录了这篇课文,这可以显著地看到该文的经典价值。也因此,在不同层次的公开课上,也都能看到教师解读这篇课文。笔者以为,解读一篇经典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解读作品中的人与事。对于《窃读记》这篇课文而言,解读的重点人物往往是课文中的"我"或"老板"这两个角色。尤其是课文中的"我",是一个非常值得琢磨且似乎有着探究不尽意义的对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