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诠释:中国哲学的诠释理论与方法  

Interpreting through Imago:The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Chinese Philosoph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煌明 Li Huangming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意象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20年第1期59-83,共25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关于中国哲学的诠释理论与方法,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影响性的观点与思路。例如: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张祥龙的"现象诠释"、劳思光的"基源问题"、傅伟勋的"创造诠释"、蒙培元的"回到原点"、潘德荣的"德行诠释"、林安梧的"五阶诠释"、陈少明的"叙事诠释",以及含义广泛的"经典诠释",等等。但是,毋庸讳言,现有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缺乏系统性。

关 键 词:陈少明 蒙培元 成中英 本体诠释 傅伟勋 劳思光 经典诠释 问题与不足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