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勋

作品数:49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聪何卫平龙佳解宋开之刘仲林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公关世界》《现代哲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持人语 从经验出发 跟理论对话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姚锦云 
“从经验出发,跟理论对话”,起初来自黄宗智(1)先生和黄旦(2)教授,在后来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逐渐内化为我的写作准则和学术信念。学生时代,当我看到傅伟勋先生论及哲学方法论时,并不理解他的如下论断:将一般方法论转化为特殊方法论不...
关键词:主持人 哲学方法论 学术信念 傅伟勋 黄宗智 理论对话 
关于“创造的解释学”——从“哲学的经验”角度重新思考傅伟勋提出的问题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何卫平 
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学者,尤其是那些具有古典学或语文学背景的学者,振振有词地说:康德如何误解了休谟,黑格尔如何误解了柏拉图,海德格尔如何误解了康德,伽达默尔如何误解了海德格尔等等,不一而足。于是理解的“强暴”,甚至解释学的“法西...
关键词:伽达默尔 傅伟勋 海德格尔 解释学 法西斯主义 柏拉图 语文学 康德 
关于“创造的解释学”——从“哲学的经验”角度重新思考傅伟勋提出的问题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28-36,共9页何卫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海德格尔‘转向’后的解释学研究”(项目号:17BZX078)的阶段性成果。
几十年前,著名学者傅伟勋率先提出了“创造的解释学”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以西方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儒道释的解经经验的总结为根据,具有许多深刻与独到之处,至今不失为一种卓见或一家之言。然而,毋庸讳言,他的“创...
关键词:创造的解释学 傅伟勋 黑格尔 胡塞尔 目的论—历史的反思 伽达默尔 海德格尔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59-60,共2页谷鹏飞 
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进人中国,但由于其长期局限于比较研究的“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中西互释”单纯方法论视角,缺乏两种阐释学原理意义上的疏通与转化,因而至今并未见出本土化的重要实绩。要推进西方文学...
关键词:心理学阐释 中西文学 格义 本土化问题 佛教中国化 华裔学者 以西释中 傅伟勋 
意象诠释:中国哲学的诠释理论与方法
《中国哲学年鉴》2020年第1期59-83,共25页李煌明 
关于中国哲学的诠释理论与方法,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影响性的观点与思路。例如: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张祥龙的"现象诠释"、劳思光的"基源问题"、傅伟勋的"创造诠释"、蒙培元的"回到原点"、潘德荣的...
关键词:陈少明 蒙培元 成中英 本体诠释 傅伟勋 劳思光 经典诠释 问题与不足 
韦政通与两岸学术交流
《学术评论》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柳恒 
2018年8月5日,台湾学者、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韦政通过世。消息传出后,两岸学界为之哀恸。众多学术单位及个人纷纷缅怀、追念,凤凰国学网还特别开辟了缅怀韦政通先生的专栏。同年9月16日,在台湾大学校友会馆举办了'韦政通教授百年追...
关键词:韦政通 青年学子 傅伟勋 北京大学 两岸学术交流 
过河不忘搭桥人——追思“文化中国”的先行者傅伟勋、韦政通、肖孟能先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2,共2页金春峰 
韦政通教授是台湾著名学者,著作等身,影响巨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曾于2015年第2期推出《韦政通学术研究专辑》专栏,刊出5篇文章。2017年第8期刊出何卓恩教授、王立新教授《不熄的理想火焰——写在韦政通先生文集出版之际》。2017年...
关键词:韦政通 台湾学者 纪念专辑 怀念之情 
健康老龄化是对生命尊严的追寻
《中国卫生》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王云岭 
健康老龄化为了生命的尊严巴金先生曾说:"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在老龄化时代到来之时,如何有质量、有尊严地度过老年阶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性课题。让人享有尊严是当今世界文明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人的生命尊严则是人类个体生...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 生命尊严 巴金先生 老龄化时代 医疗体系 勒罗斯 傅伟勋 养老事业 卫生制度 生死学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文化现代性启示
《学理论》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朱秀文 林丹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15CZX002)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思想的内容主要含涉五个层次,即"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其中层次之间各有次序,不可随意僭越。这一思想有不同于其他诠释思想的理论特点,主要包括创造性的"误读"、对特殊方法论的一般性超越、辨证开放的学术性...
关键词:傅伟勋 创造性诠释 传统文化 现代性重建 
知及仁守的儒学家——追忆刘述先先生
《哲学分析》2016年第6期128-136,共9页罗义俊 
—、知及仁守,尤可尊敬 刚刚去逝的哲学家刘述先先生,是当代哲学儒学大宗师牟宗三先生那一代之后,与已故多年的佛学家哲学家傅伟勋先生、还健在的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中文学界的重要学者。刘述先先生还是当代新儒家的...
关键词:刘述先 儒学研究 当代新儒家 第三期儒学 傅伟勋 新儒学 当代哲学 徐复观 第三代 唐君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