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对象介词“对”悬空现象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变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克[1] 

机构地区:[1]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4-71,共8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河洛方言语法研究”(19BYY148);河南省新文科研究改革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21JGLX053);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社科预研项目“普方接触视域中河南官话语音变异研究”(GSKY2017-41)。

摘  要:言说对象介词“对”的“承前省略式”介词悬空产生于元明时期,它以言说格式“对……说”为结构基础,在频率效应的推动下因协调句子结构的语用需要而促成。由于构成成分的口语化特性,介词悬空的“对说……”跟文本的语体特征产生了紧密关联,这使其在文言色彩浓重的历史语料中曾一度缺席。随着汉语书面语新规范的确立,现代新闻语篇的语境规约推动了“对”的悬空方式由“承前省略”深化为“隐含脱落”。在当代网络语言中,“对”更是出现了“紧邻凝固式”悬空用法,“对说”也初步展现出凝固成词的变异趋向。多样的变异“异端”预示,这项进行中的变化仍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关 键 词:“对” 介词悬空 语体 语篇 变异 

分 类 号:H13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