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源 程伟 董吉贺 LIU Yuan;CHENG Wei;DONG Jihe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道德外烁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CJYJ09)研究成果。
摘 要:为了有效地推进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机制。幼小衔接中儿童的心理过渡是指个体基于已有经验,通过主动地调整和扩展心理结构,由一个阶段或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状态,以应对新环境的过程,它具有整体性、关系性和生长性三个特征。根据心理过渡的方向,可以将幼小衔接中儿童的心理过渡划分为憧憬期、剥离期、混沌期和新生期四个阶段。为了帮助和指导儿童顺利实现心理过渡,教育者应当保护并激发儿童入学的内部动机,认识并调节儿童分离的负面情绪,介入并重建儿童升学的心理平衡,减缓并肯定儿童适应的起始步伐。
关 键 词:幼小衔接 心理过渡 双向衔接 入学准备 入学适应
分 类 号:G61[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