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过渡

作品数:28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多谦韩晓晔苏鹏乔蕾武秋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女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省安阳卫生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与健康》《中华家教》《校园心理》《福建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注重幼小衔接中儿童的心理过渡
《福建教育》2022年第23期64-64,共1页刘源 程伟 董吉贺 
幼小衔接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渡,往往最容易被教育者所观察和重视的,是儿童对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变化的过渡和适应。不可否认,儿童对上述环境变化及其新的要求的适应,同样会造就儿童心理上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更强...
关键词:幼小衔接 已有经验 被教育者 儿童心理 心理过渡 新的要求 有利条件 
幼小衔接中儿童的心理过渡:意蕴、阶段及调节被引量:22
《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刘源 程伟 董吉贺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道德外烁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CJYJ09)研究成果。
为了有效地推进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机制。幼小衔接中儿童的心理过渡是指个体基于已有经验,通过主动地调整和扩展心理结构,由一个阶段或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状态,以...
关键词:幼小衔接 心理过渡 双向衔接 入学准备 入学适应 
班主任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过渡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年第1期149-149,共1页高嘉敏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读书,教师应准确考察、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针对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心理过渡,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中学生活。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 学生心理 集体意识 
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心理过渡
《中华家教》2017年第8期14-15,共2页西幼 
许多即将幼升小的孩子的家长们,都不可避免地在临近小学报名的时候焦虑心慌,其中有一些开始安排上补习班提前学习拼音、算术甚至英语单词,原因无外乎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表示,新晋小学生最应该受...
关键词:心理素质 孩子 家长 英语单词 小学生 
学术英语开设与学术文化环境建设被引量:2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10期70-72,共3页杨多谦 
北京工业大学2015-2017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学术英语研究"(编号:0180005143145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学术英语或译作学业用途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转型期的"一带一路"建设都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要使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获得必要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沟...
关键词:学术英语 心理过渡 校园文化 学术文化 
浅析如何引导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就业前的心理过渡
《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1期193-193,共1页苏鹏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如何让学生们在高职院校进行良好的心理过渡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对有效过渡的...
关键词:高职 规划 工作 过渡 适应 
从大学视角看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
《才智》2015年第32期30-30,共1页周颙 
许多高中生上大学后有很多方面并不适应,这样会对学生在大学起始阶段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一新生的视角,提出从心理过渡、学习观念转变和学习方法提升三个角度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开启新生大学学习和...
关键词:衔接教育 心理过渡 学习观念 学习能力 
小学中年级学生更换班主任心理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校园心理》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邱雅琴 
更换班主任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从情绪、行为、自责倾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2种方式。调查结果表...
关键词: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消极情绪 心理过渡 
退休失权的心理过渡
《心理与健康》2014年第7期61-61,共1页郭沈昌 
当老猴王被年轻的猴子击败后,失去权力的老猴王会终日郁闷直至死去。在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不久,记者就描述他“一条领带松松垮垮地套在他的脖子上”,不久后,他在抑郁中与世长辞。
关键词:心理 退休 人类社会 猴子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被引量:1
《甘肃教育》2014年第9期18-18,共1页鞠瑞 保淑琴 
幼儿园大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架设幼小衔接桥梁,让孩子实现顺利过渡,培养其爱学、乐学、好学、能学的学习态度与能力,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一学年的实践与反思,我对一年级教师...
关键词:幼小衔接 教育合力 心理过渡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