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防治的旁观者干预模型及其本土化建议——以芬兰KiVa计划为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捷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出  处:《教育探索》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190377);上海市教委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课题(2021青保1-1-7)。

摘  要:校园欺凌防治是世界性难题,芬兰KiVa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将防治校园欺凌的主体从家长、老师、被欺凌者转移到旁观者。其理论基础包括旁观者干预模型、情绪反馈、责任分散等。受“儿童不成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校园欺凌政策往往将家长、老师等成年人作为防治主体,而儿童仅作为治理的客体。实际上,儿童作为欺凌事件的重要参与者,能够处理与其认知能力相当的事务,且这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方面。校园欺凌政策的制定应充分重视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作用,具体而言,可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移情训练、树立利他主义榜样、教化道德包容、增强集体认同感等方式,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同理心,增加帮助行为。

关 键 词:KiVa计划 旁观者干预 情绪反馈 移情训练 儿童观 

分 类 号:G4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