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智障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养成策略--以“分享”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红 

机构地区:[1]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

出  处:《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2022年第2期40-41,共2页

摘  要:“亲社会行为”始终被公认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重要行为和个体良好适应的重要标志。朱智贤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分享、合作、捐赠、关心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为了促进智力障碍青少年适应社会,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质量,笔者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引导智力障碍青少年通过“具身”的体认,在感受、参与、实践中,历经“萌芽、发生、发展、成熟”四个阶段,最终养成“分享”行为,为社会融合奠定了基石。

关 键 词:智力障碍 养成教育 养成策略 亲社会行为 个体社会化 具身认知 朱智贤 心理感觉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