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都兰雅
出 处:《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00-105,共6页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摘 要:关于《论语》述而、为政这两章,历代的解读众说纷纭。其中,朱熹强调孔子“生知”,并解释“生知”并不妨碍“学”,又以“谦辞”的诠释策略指出孔子实际拥有“生知”的能力,但自己并未察觉,所以孔子自述其取得进步的过程与孔子本来“生而知之”并不矛盾,从而孔子“生知”的说法能够涵容学而渐知的文本。朱熹的诠释体现了为了维护孔子圣人形象所做的努力,其诠释策略存在局限,同时朱熹也有不得不采取孔子“生知”说法的理由。这些讨论有助于读者理解朱熹对《论语》的诠释,补充现行研究的不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