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4,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摘 要:杜威来华之时,其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从微观的教学方法,到宏观的政策立法,杜威的影响都清晰可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杜威在中国从来都没有被视为一位“师德楷模”,他也无意于将自己打造为一个讲求奉献、甘于牺牲、受人敬爱的教师形象。实际上,胡适、常道直等人曾有意往这个方向上塑造杜威的形象,但并不成功。这一点,在客观上为陶行知“爱满天下”观念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尽管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不容否认的是,陶行知毕生投身教育、奉献教育的师德情怀,才是他对中国教育影响最深刻的一点。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鲜明且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陶行知师德形象的确立,实际上是填补了杜威在中国教育“师德”领域内的巨大缺位。
分 类 号:G40-092.6[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