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莆仙戏的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依诺 黄志明(指导) 

机构地区:[1]莆田第五中学 [2]不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14期58-59,共2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2021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家国情怀与地方课程融合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MYJKT2021-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百篇。魂断团圆后,笑移春草前。春风芳草碧,莺啼艳阳天。”这是1962年老舍先生在观看莆仙戏剧目《春草闯堂》后所做的诗。莆仙戏以莆仙方言演唱,流行于福建省莆田县、仙游县及其周边方言区,亦称“兴化戏”。它滥觞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历经九百多年而不衰,至今仍活跃于戏曲舞台上。它不仅代表了莆仙一带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传承了宋元南戏的遗韵,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之称。

关 键 词:莆仙戏 宋元南戏 老舍先生 戏曲舞台 方言区 莆仙方言 艺术成就 

分 类 号:G63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