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颖[1] 马琳[1] 韩林[1] ZHAO Ying;MA Lin;HAN Lin
机构地区:[1]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22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辖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和变化趋势,为本区域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和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收集大兴区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资料,采集便标本,检测常见8种食源性致病菌和2种肠道病毒,对检出病原分析。结果2015—2019年监测病例1941例,检出致病菌5种254株,阳性率13.09%,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阳性率分别为5.20%、4.64%、2.78%、0.41%,空肠弯曲菌1株。沙门氏菌中肠炎沙门氏菌45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中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4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O3:K6血清型45株,志贺氏菌均为宋内志贺氏菌。1941例中600例开展肠道病毒检测,检出2种70株,阳性率11.67%,其中诺如病毒检出67株。结论本区域食源性疾病常见致病菌种类未发生明显变化,分布发生变化,副溶血性弧菌占比上升,志贺氏菌明显下降,各致病菌血清型发生变化。肠道病毒中诺如病毒占优势。预计本区域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种类将趋于复杂。
分 类 号:R155.3[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