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少华[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85-86,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从先秦楚人屈原、宋玉、唐勒、景差,到汉初陆贾、贾谊、枚乘、邹阳、庄忌,再到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史记》为我们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赋”发展轨迹。真正意义上的“汉赋”的确立过程,其实也是汉王朝以“汉赋”为基点,推行汉帝国文化政策的过程。如果从文学作品与文本角度出发讨论“赋”的起源,必然要与《诗经》、楚辞或者其他与“赋”有关的文献联系起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