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伟[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9期1-1,共1页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摘 要:知识育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古典主义教育实践的终极追求。孔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仁者君子而非功成名就之徒;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而非谋利;即便断言“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也同时强调“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知识即教养,这表明了知识的最高价值,也标示着知识的教育价值之所在。但近代以来,知识逐渐蜕变成外在工具,教育也因独重知识的工具价值而趋于功利主义。好在“学科育人”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抓住了教育价值回归的枢纽。
关 键 词: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育人 终极追求 苏格拉底 功利主义 古典主义 知识即美德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