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华[1]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
出 处:《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30期10-12,共3页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诗歌教育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川KY202101)的研究成果。
摘 要:诗歌,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观、群、怨”等一系列论说,逐渐形成了“以诗治国”的诗教理念。中国是诗歌大国,也是诗教上邦,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和潜移默化的诗教功能,共同奠定了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因为如此,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写下令人振聋发的一句话:“国魂凝处是诗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