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素养话题之十一:等号和不等号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劲苓 文静 

机构地区:[1]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100034

出  处:《教育视界》2022年第29期77-80,共4页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摘  要:文静:在小学阶段会用到很多关系符号,比如一年级会学到的“>”“=”“<”。关于这些符号,有哪些相关的历史呢?刘劲苓:其实,像“≠”“>”“<”“≥”“≤”“≈”这些符号,都是在某个原形符号的基础上改造的,不难看出,“=”是这些符号的原形。

关 键 词: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阶段 关系符号 原形 一年级 文静 

分 类 号:G623.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